读书笔记:深度工作(deep work)

读书笔记:深度工作(deep work)

这本书分了两部分:

第一部分都是理论,大多是表达深度工作是很有必要的,运用了很多论据来论证这个论点;

第二部分是具体的准则,强调如何更好的进行深度工作。

整个读下来,第二部分最为重要,生活学习中,如何做合理的规划,从而更多的有深度的工作。辩证得看,工作需要时,往往需要折中一些东西。

整本书下来,感觉很多地方挺啰嗦的,这种题材的书目前看的不是很多。

第一部分:The Idea

深度工作(deep work):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浮浅工作(shallow work):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深度工作假设(the deep work hypothesis):深度工作能力日益稀少,而几乎同时,其在社会经济中的价值也日益提升。因此,能够培养这项技能,并将其内化为工作生活之核心的人,将会取得成功。

两种核心能力很关键:

​ 1、迅速掌握复杂工具的能力。

​ 2、在工作质量和速度方面都达到精英层次的能力。

刻意练习核心要素:

​ 1、你的注意力全情投入到某个你希望提升的技能或想要掌握的理念上

​ 2、你能得到反馈意见,这样你就可以调整自己的方法,保持注意力的投入有最佳产出。

高质量工作产出 = 时间 x 专注度

转换任务之后处于注意力残留状态的人,在下一项任务中的表现通常很差,而且残留量越大表现越糟糕。

最小阻力原则(the principle of least resistance)(-):在工作环境下,若行为对于净利润的影响没有得到明确的反馈意见,我们倾向于采用当下最简单易行的行为。

忙碌代表生产力(busyness as proxy for productivity)(-):在工作中,当生产能力和价值没有明确的指标时,许多知识工作者都是采用工业时代关于生产能力的指标,以可视化的方式完成很多事情。

第二部分:The Rules

准则一:工作要深入

选定你的深度哲学:禁欲主义哲学(最小化浮浅,最大化深度);双峰哲学(深度工作时间一天以上);节奏哲学(每天日程安排,固定时间);新闻记者哲学(有条件,就深度,新手不友好)

习惯化:你将在何处工作,工作时间多长(专门的、干净的、整洁的场所);工作开始之后你将如何继续工作(计划工作的时间、内容、不应做内容);你如何支持自己的工作(确保大脑得到必要的支持,比如:一杯caffe,足够的营养,散步运动等)。

要有大手笔:个人理解是做什么事情要有必要的投资,时间、金钱、精力等要有牺牲。

不要独自工作:适当展开协作可以提升深度工作的质量。1、纷扰心神之事仍然是深度工作的大敌。2、即使做深度工作时,在适合协作时应该相互推动,进入更深层次的工作状态。

像行商一样执行:1、将关注点放到极端重要的事情上:让无尽渴望的事情挤掉其他所有事情。2、抓住引领性指标:将注意力转移到短期内可控制的行为上,不是滞后性指标,例如专注于极端重要目标上的深度工作状态时间。3、准备一个醒目的计分板:例如,显示深度工作时间,特别的标记展示特别的结果。4、定期问责:每周回顾,更新纠正制定下一周的计划。

图安逸:工作日设置严格的终结点,亲近自然的行走,有利于专注,要有严格的停工流程(回顾当天,完成必要的任务,计划未来,长期计划和较详细的明天计划)

准则二:拥抱无聊

更多强调训练深度工作能力,如何训练、提高专注能力。

不要不断分心,而要不断专注:有合理的时间规划,网络时段外要彻底屏蔽网络,如不得已,最好暂停5 min再上网。个人认为是抵抗干扰,培养自己专注的能力,规划好周期,分离深度工作和网络时段。

像罗斯福一样工作:设定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时间期限,接近全力去完成任务。

有成果的冥想:在身体劳作或者心智空闲的时候(比如走路、慢跑、开车、沐浴等),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个定义明确的专业难题上。有两个建议:1、小心分心和原地打转:发觉分心,然后把注意力收回来;发觉原地打转,然后让注意力推向下一步。2、组织你的深度思考:深度思考需要一定架构,例如,个人理解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记住一副牌:先记住现实中的空间实物,联想与牌之间的联系,从而做到短时间记住牌面(实物)。类似锻炼专注的方法都可以。

准则三:远离社交网络

工具选择的手艺人方法:明确在你的职业和个人生活中决定成功与幸福的核心因素。只有一种工具对这些因素的实际益处大于大于实际害处时才选择这种工具。

在你的网络使用习惯中采用关键少数法则:二八定律,”这些因素“是任一比较宏伟的目标的几个重要活动(2、3个,不是很多,遵循28定律)。

戒掉社交媒体:大概的意思是不常用的服务没有太大的意义。

不要用网络来消遣:个人理解无脑刷的短视频会分散注意力,在空闲时间里,可以给大脑找一些高质量的替代活动,比如读书、锻炼身体、与益友面对面交流。

准则四:摒弃浮浅

整体在说,限制浮浅的工作,充分进行深度工作。

一天的每一分钟都要做好计划:现在去做什么是最有意义的分配时间的策略:准备笔记本,对工作日工作时间画好方格,分配好任务,若遇到打断等意外情况,可以经过不断尝试调整任务时间,采用备用方格(之前任务time不够时,启用方格,多出来时,可以做其他的任务,例如,非紧急事务),多预留方格等方法来调整任务。强调谋划周到,不是简单完成任务,允许日程有突发变化,甚至主动寻求变化。他的变化个人理解是专注于更有价值的事。

定量分析每一项活动的深度。需要大量专业技能的工作极有可能是深度工作。

向老板申请浮浅工作预算:评估你的浮浅工作占比,向老板展示浮浅工作占比并请求改进,若出现极端情况,表达感谢,谋求转机。

下午5点半之前结束工作:之前提到过的固定日程生产力,没有意义的活动,可以采用模糊婉拒回答(听起来很有趣,但是我的行程有冲突,恐怕参加不了),有侧重的选择工作,更谨慎的思考个人的组织习惯。

变得不容易联系到:贴士1:让发电子邮件给你的人做更多工作。通过设置过滤器,比如联系之前有公开的问答,并设置说明,减少邮件接收,另外,说明里暗含不要对回复抱有太大期望。贴士2:收发电子邮件的时候做更多工作。选择必要的邮件,开头有对话体开头,然后加以流程导向式的回应。流程导向式内容,主要思考:这条信息指向那一个项目,成功完成项目的最有效流程(就产生的信息数量而言)是什么?贴士3:不要回复。不需要回复的分类法:邮件相当含混或者存在其他问题,很难给一个合理的回复;你对这个问题或者提议不感兴趣;如果你回复了,不会有好结果,如果你不回复,也不会有坏结果。

From:https://www.cnblogs.com/yxqd--hallo/p/18887834
yxqd000
100+评论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