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产品结构有限元力学分析通用规则.pdf
大小:453.2KB
评分:
5.0
上传者:小胆毛毛
更新日期:2025-09-27

机械产品结构有限元力学分析通用规则

资源内容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33582—2017《机械产品结构有限元力学分析通用规则》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7年5月12日发布,并于2017年9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主要由起草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和上海湃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共同完成。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规范性引用文件包含了有关机械振动、冲击与状态监测、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机构与机器科学词汇、机械产品三维建模通用规则第部分通用要求、机械产品计算机辅助工程、有限元数值计算术语等相关领域标准。标准规定了机械产品结构有限元力学分析的类型、流程、一般要求、模型建立规则以及有限元分析。该标准适用于机械产品结构的有限元力学分析。标准中涉及的有限元建模过程包括几何模型构建、材料属性定义、网格划分和边界条件施加等。对于材料属性的定义,是指描述机械产品结构所用材料物理特性的数据集合。边界条件则描述了机械产品结构在给定工况下的数据信息。应力集中是指结构局部过渡区域刚度急剧变化引起的应力数值明显增高的现象。节点是指单元之间的铰接点,通常位于求解域边界上,涉及物理条件如力、温度、速度、位移等载荷。单元被定义为具有几何物理属性的最小求解域,分为零维单元、一维单元、二维单元、三维单元等。三维单元的示例包括四面体单元、六面体单元等,而梁单元、质量单元、弹簧单元等则是具有特定结构属性的单元。此外,标准还对网格划分提供了规范。网格划分是将连续的结构离散化为有限数量的小块,即单元,这一过程直接影响到分析的精度和计算成本。每个单元仅在节点处和相邻单元及外部发生联系。在有限元分析中,节点是单元之间的铰接点,用于传递力、位移等信息。报告编写方面,标准对分析结果评估和结果输出报告编写提供了统一的要求,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这包括对结果的评估、验证和确认,以及编写出符合标准的报告格式和内容。本标准的发布和实施,为机械产品的结构设计、分析验证以及安全性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用指导。对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研究人员、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该标准是确保机械产品结构分析准确性和有效性的基石。通过学习和应用GB/T33582—2017,相关人员能够更加规范地进行有限元力学分析,从而提升产品的设计质量和结构安全性。
预览图1
机械产品结构有限元力学分析通用规则_预览图1
预览图2
机械产品结构有限元力学分析通用规则_预览图2
预览图3
机械产品结构有限元力学分析通用规则_预览图3

用户评论 (0)

发表评论

captcha

相关资源

机械产品计算机辅助工程 有限元数值计算 术语

国家标准GB/T31054—2014,即《机械产品计算机辅助工程有限元数值计算术语》,是一份在2014年12月22日发布的、2015年10月1日实施的、由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标准文件。它旨在统一机械产品计算机辅助工程中有限元数值计算的相关术语和定义。该标准包括了多个部分,覆盖了从一般术语到基本概念,再到前处理、单元、后处理、典型结构数值分析术语等。其中,在基本概念部分,定义了“计算机辅助工程”、“有限单元法(FEM)”以及“有限元分析(FEA)”等核心术语。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值分析技术,例如有限差分法或离散元法,来获取物理系统的应力场、温度场或电磁场等物理场响应量的过程和方法。这一技术常用于评估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以及优化工艺和成本。有限单元法(FEM)是一种将连续的求解域离散为有限个单元的方法,并在给定约束条件下利用有限单元的近似解逼近真实物理系统的方法。有限元分析(FEA)是基于有限单元法的结构性能分析。此外,标准还详细介绍了前处理和后处理的概念和作用。前处理主要涉及几何模型处理、有限单元划分、物理参数设置以及边界条件的施加过程。求解过程包括设定求解环境或条件,并寻求近似解。后处理则主要对求解结果进行检查、分析和评估。标准中还提到了“通用运动方程”,它描述了载荷、惯性、阻尼和位移响应的相互关系,是有限元分析的基础方程之一。方程形式为Mu+C˙u+Ku=F,其中M、C、K分别代表质量矩阵、阻尼矩阵和刚度矩阵,u代表位移向量,˙u代表位移的速度,而F代表载荷向量。GB/T31054—2014标准的内容不仅限于定义术语,它还提供了一种通用方法来分析和计算机械产品的物理特性,以及如何通过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来解决与机械产品相关的复杂问题。这些方法和技术的应用范围从结构静力学分析、结构动力学分析,到结构热分析、结构耦合分析,乃至结构优化设计。此份国家标准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合肥瑞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科新纪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起草,并由中国标准出版社授权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进行推广使用。本标准的起草人包括张红旗、肖承翔、陈帝江、张深广、李岱松、王云锋、高宏伟、杨东拜、胡祥涛等,该标准由全国技术产品文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至SAC/TC146。这份标准的发布与实施,标志着中国在机械产品计算机辅助工程领域中的一个标准化与规范化的重要步骤,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技术参考依据,使得在进行有限元数值计算时能更加精确和高效地表达和操作概念。

503.82KB33积分

【电子测试测量】矢量网络分析仪SCPI编程指令集:自动化测试系统远程控制与数据处理应用

内容概要:本文档为成都玖锦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矢量网络分析仪编程手册》,详细介绍了矢量网络分析仪(NA)的远程编程指令集,涵盖公共指令、计算、控制、显示、测量、校准、触发、系统配置等多个功能模块。手册提供了各类SCPI指令的语法、参数说明、取值范围及使用示例,涉及S参数测量、平衡测量、增益压缩、噪声系数、混频器测试等多种高级测量功能,并包含端口延伸、夹具去嵌入、时域分析、标记搜索、数据修正等专业操作的编程方法。同时,文档还列出系统能力查询指令,用于获取硬件性能参数和配置信息。; 适合人群:从事射频微波测试、自动化测量系统开发的工程师,具备一定仪器编程基础(如SCPI、VISA)的研发与测试技术人员;熟悉电子测量原理并需要进行自动化测试脚本开发的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实现矢量网络分析仪的远程控制与自动化测试集成;②开发定制化测试流程,如产线批量检测、多步骤校准程序、复杂器件(放大器、混频器、平衡器件)的参数测量;③通过编程方式完成

1.91MB11积分

202502-2专业书:《地质与矿业工程基础》.pdf

《地质与矿业工程基础》是矿业权评估师职业资格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的一部分,由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编纂并由中国大地出版社出版。该教材涵盖了矿业权评估师在地质与矿业工程领域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依据现行有效的技术标准和准则,以帮助考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专注于地质基础,包含多个章节,系统介绍了地球的表面形态、物理性质、圈层结构、地壳与岩石圈,以及地质年代与地层单位等内容。此外,还对矿物进行了分类介绍,包括矿物的化学成分、内部结构与形态、物理性质等方面。岩石章节则详细阐述了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岩浆作用与岩浆岩、变质作用与变质岩等关键概念。构造作用与地质构造部分则为读者提供了关于构造作用、接触关系、岩层产状、地质构造及构造期与构造事件的深入分析。在第二部分固体矿产章节,教材则侧重于矿床基础知识,详细解释了矿床及有关基本概念,矿床成因类型,以及矿床的形成过程。在矿业权评估师职业资格考试中,考生可以针对自己的工作实际需要,选择“矿业权评估实务与案例”专业科目中的固体矿产资源勘查与实物量估算、油气矿产资源勘查与实物量估算、水气矿产资源勘查与实物量估算和矿业权价值评估等领域进行学习。矿业权评估师职业资格的设立,旨在推动矿产资源领域的专业发展,维护国家和各种所有制资本的合法权益,促进矿业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并完善矿业市场的诚信体系。根据官方规定,矿业权评估师需掌握专业的地质与矿业工程知识,以支撑矿产资源管理、维护国家权益、保护国有资产利益以及公共利益。该教材不仅作为矿业权评估师资格考试的辅导材料,也适用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领域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地质与矿业工程基础的平台。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编写过程中的时间限制和内容的广泛性,书中可能存在疏漏或错误,编委会恳请读者提出指正。整体而言,《地质与矿业工程基础》是一本系统性的教材,它不仅对矿业权评估师考试提供了指导,也为矿业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了宝贵的知识资源。

7.21MB22积分

6CF6495781CF36DE7BF80C108F2_8C567BCF_D9A3.pdf

山东海事职业学院在9月份安排了多场培训计划,主要面向在校生及社会班学员,涵盖专业培训合格证、G证培训、水手、机工、驾驶、轮机值班等多个领域。具体培训时间跨度从8月底持续至10月中旬。其中,8月31日至9月10日及9月14日至9月30日为教学周,包含专业培训合格证的课程。此外,有部分培训项目是专门为在校生和社会班分别开设的,如水手与机工培训分别于8月31日至9月4日、9月14日至9月17日以及9月26日至9月29日进行。学院还安排了针对特定班级的培训课程,例如17华洋班的G证培训,从9月7日开始至10月9日结束,并且在10月12日至14日安排考试。另一项特别的培训计划是“大副大管轮知识更新”,同样安排在9月7日开班,持续至11月15日。每周的教学安排都是周二至周四进行培训,周五进行考试。值得注意的是,文档中提到了特殊情况下的调整说明,即“如因疫情防控需要,计划可能会有所调整”,这表明学院在确保教育质量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灵活性。整体来看,山东海事职业学院的培训计划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实用性,旨在提高学员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为海事行业培养更多合格的专业人才。此外,文档中还提到了一些特定的培训代码,如Z07/08、Z01、Z02、Z04/05等,这些可能是内部用于分类和管理培训项目的标识。尽管文档中没有提供每项培训的具体内容和教学细节,但根据代码的不同,可以推测培训项目在教学重点或培训级别上存在差异。通过这一系列的培训安排,山东海事职业学院展现了其对海事教育的重视,并且通过定期开设各类培训班来不断提升学员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海事行业需求。同时,学院还注重与行业需求的对接,通过设定专门的培训项目,如大副大管轮知识更新,帮助海事行业的在职人员进行知识的持续更新与技能的提升,从而加强了与行业的联系和互动,提升了学院的教育质量和行业影响力。另外,文档中也存在一些文字识别错误,这可能是因为扫描文档时技术上的限制导致的,但对于理解整个培训计划的大致内容和时间安排不会造成太大影响。整体而言,该文件提供了关于山东海事职业学院9月份培训活动的详细计划,为准备参与培训的学员提供了清晰的指导。无论是在校生还是社会班学员,都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时间安排,选择合适的培训项目进行学习。

54.41KB42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