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川3合1电驱总成V1.2.pdf》,对广汽埃安车型配套的第三代“三合一”电驱总成进行拆解分析 苏州中飞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付宗辉先生原创,欢迎下载转发
资源内容介绍
内容概要:本文对汇川第三代3合1电驱总成进行了详细拆解分析,重点介绍了其在广汽埃安Y/S等车型上的应用情况和技术特点。报告涵盖企业背景(汇川及其子公司联合动力)、系统性能参数(电机、控制器、减速器)、硬件结构设计(外壳材料、密封工艺)、主控板架构与关键芯片(如TMS320F28235 MCU、STGAP1BS驱动器、CANFD收发器等),以及EMC、DC-Link电容、IGBT模块等核心组件的技术规格和功能实现。特别强调了该电驱系统在高防护等级、抗电磁干扰设计、国产化器件应用和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 适合人群:从事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研发、电力电子设计、整车集成或汽车零部件分析的工程师及技术人员,具备一定电子电气或机械背景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深入了解三合一电驱系统的整体架构与集成设计思路;②学习电机控制器中主控板的电路布局、关键芯片选型与数据流路径;③掌握国产IGBT、HALL电流传感器等器件在实际产品中的应用方案;④为电驱系统国产化替代、成本优化与可靠性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阅读建议:本报告侧重于实物拆解与硬件分析,建议结合图表与芯片参数进行深入研读,并关注电磁兼容、热管理、电源设计等细节,适用于产品逆向研究和技术对标工作。用户评论 (0)
发表评论
相关资源
【工业自动化】基于EtherCAT的汇川IS620NT8R4I伺服驱动器硬件架构与功率模块拆解分析报告苏州中飞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付宗辉先生原创,欢迎下载转发
内容概要:本文对汇川IS620NT8R4I伺服驱动器进行了详细拆解与分析,涵盖产品手册介绍、内部结构分解、关键元器件规格及与其他型号的对比。重点解析了其三大层级结构:主控及通信层(采用STM32F407VET6 MCU和Anlogic EG4X20BG256H FPGA)、结构支撑及散热层(铝合金结构配合翅片与风扇强制风冷)、功率层(含整流/逆变电路、储能电容、IGBT模块等)。详细说明了功率流与信息流路径,并对比BAS-1/230I-4型号,突出IS620在算力、通信能力、可扩展性方面的优势。; 适合人群:从事工业自动化、电力电子、伺服系统研发的工程师,以及对伺服驱动器硬件架构感兴趣的高校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深入了解伺服驱动器内部硬件组成与工作原理;②学习高性能交流伺服系统的主控芯片选型与系统集成设计;③为国产化替代、驱动器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阅读建议:结合实物图与参数手册理解各模块功能,重点关注MCU与FPGA协同机制、功率器件选型依据及散热设计思路,可作为伺服控制系统开发与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电动两轮车电驱系统】基于国产化MCU与功率器件的2kW电机控制器拆解分析 苏州中飞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付宗辉先生原创,欢迎下载转发
内容概要:本报告对九号电摩2kW电机控制器进行了详细拆解分析,涵盖其总体结构、PCBA设计及关键芯片选型。控制器外壳采用PC塑料顶盖与ADC12铝合金底盖,具备基本防尘防水能力,通过橡胶圈密封,散热设计包括导热胶、金属板和PCB开窗等措施。PCBA功能分区明确,分为电源模块、功率模块和逻辑控制模块,集成BUCK电路、LDO、MOSFET、栅极驱动、MCU及蓝牙通信等功能单元。关键芯片如主控MCU(N32L406CBL7)、栅极驱动(FD2203S)、MOSFET(MDP10N027)等均进行了参数解析,显示其高集成度与国产化趋势明显,仅功率器件采用韩系品牌,存在国产替代空间。整体设计紧凑、布局合理,体现了成熟的工控产品设计水平。; 适合人群:从事电动两轮车电控系统研发、电力电子设计或嵌入式开发的工程师,以及关注国产芯片应用的技术研究人员;具备一定硬件基础知识的研发人员或高校师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了解电动车控制器的结构设计与热管理方案;②掌握主流电机控制器的功能模块划分与关键元器件选型依据;③评估国产MCU、电源管理芯片在实际产品中的应用表现;④为同类产品的自主设计或国产化替代提供参考。; 阅读建议:此资源以实物拆解为基础,图文结合详述各模块构成,建议结合电路设计规范与器件手册对照学习,并重点关注电源转换、驱动保护、散热路径等工程实现细节。
汽车电子基于双MCU架构的特斯拉Model3车身控制器拆解分析苏州中飞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付宗辉先生原创,欢迎下载转发
内容概要:本文是对特斯拉Model 3车身控制模块(BCM)的详细拆解分析报告,重点介绍了BCM的功能、物理结构、PCB设计、关键芯片及其功能分区。BCM负责控制车辆的车身功能,如车门、车窗、座椅、雨刷、空调等,通过继电器、高边/低边开关及通信接口实现对各部件的电力分配与信号协调。拆解显示该模块采用双MCU架构,主控芯片为ST和英飞凌等品牌,配合多种电源管理、电机驱动和通信芯片,实现多路电源输出与CAN/LIN数据通信。整体设计强调成本控制,未使用定制芯片,外壳为普通ABS塑料,防护等级较低,但功能高度集成。; 适合人群:汽车电子工程师、硬件开发人员、新能源汽车技术人员及对汽车控制系统感兴趣的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深入了解特斯拉Model 3 BCM的硬件架构与电路设计原理;②学习车载控制器的电源管理、电机驱动、通信协议(CAN/LIN)实现方式;③为同类产品的逆向工程、故障诊断或自主研发提供参考; 阅读建议:此报告适合结合实物图与芯片手册进行深入研读,重点关注各功能区布局、功率流与数据流路径,并可延伸至整车电子电气架构的理解与分析。
【新能源汽车】比亚迪混合动力电机控制器技术演进:二十年发展史与七合一高集成度未来布局苏州中飞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付宗辉先生原创,欢迎下载转发
内容概要:本文系统回顾了比亚迪混合动力电机控制器20年的发展历程,从2003年启动研发到2024年推出七合一双电机控制器,全面梳理了整车与控制器的技术演进路径。通过对F3DM至秦L等代表性车型控制器的结构、电子元器件、功率密度、集成度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展示了其在功率密度提升、轻量化、高集成化(如二合一、七合一)、国产化替代及成本控制方面的持续创新。同时,文章阐述了比亚迪在平台化设计、产品继承性、供应链安全和成本优化方面的开发策略,并对未来控制器发展趋势提出展望,包括更高集成度、通用化平台、新工艺应用及核心芯片自研等方向。; 适合人群:从事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电机控制器研发的工程师,以及关注汽车电子、功率半导体、国产化替代和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人员与管理者;具备一定电气、电子或车辆工程背景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深入了解比亚迪混合动力控制器的技术迭代逻辑与工程实现路径;②学习高集成度电控系统的结构设计、热管理、电子架构与国产化方案;③借鉴其平台化、成本控制和供应链管理策略,应用于自身产品开发与战略规划;④把握未来电控技术发展方向,提前布局关键技术。; 阅读建议:此资源以详实的数据和实物拆解为基础,建议结合图表与参数表格深入分析各代产品的技术变迁,重点关注集成度演进、关键芯片选型变化及结构工艺创新,在学习过程中思考技术选择背后的成本、性能与可靠性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