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动汽车】华为高算力VCU硬件架构解析:阿维塔11整车控制器拆解与关键技术应用研究苏州中飞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付宗辉先生原创,欢迎下载转发
资源内容介绍
内容概要:本报告对阿维塔11车型搭载的华为VCU(整车控制器)VDC 1100C进行了详细拆解分析,涵盖其外观结构、硬件组成、PCB布局及关键芯片功能。VCU采用铝合金压铸外壳,具备高防尘防水等级,无风扇自然冷却,尺寸为212mm×156mm×33.4mm,重0.65kg。PCB分为电源控制、核心控制、通信以太网和对外驱动四大区域,主控芯片为英飞凌SAK-TC397XX,具备6核TriCore架构、16MB Flash和1Gbps以太网支持,配合L9788电源管理、TJA1145T/FD CAN FD收发器、RTL9000AN以太网芯片等实现高性能控制与通信。整体设计体现高可靠性、强大算力和高数据吞吐能力。; 适合人群:汽车电子工程师、嵌入式系统开发者、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人员以及对智能电动汽车控制系统感兴趣的高校师生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深入理解高端电动汽车VCU的硬件架构与系统集成设计;②学习高性能MCU在车载控制器中的应用方案;③为自主研发域控制器提供参考和技术借鉴;④掌握车规级电源、通信、驱动电路的设计思路。; 阅读建议:结合实物图片与芯片手册进行对照学习,重点关注核心芯片选型依据、电源与信号流路径设计逻辑,并可进一步追踪相关技术在整车控制策略中的软件实现方式。预览图1

预览图2

预览图3

用户评论 (0)
发表评论
相关资源
【自动驾驶技术】百度阿波罗控制器硬件架构分析:基于FPGA+GPU的L2级域控制器设计与性能评估苏州中飞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付宗辉先生原创,欢迎下载转发
内容概要:本文对百度阿波罗自动驾驶控制器进行了详细拆解分析,涵盖其整体外观、结构设计、PCB布局及关键芯片组成。该控制器采用FPGA+GPU+CPU的SoC方案,核心芯片包括AMD Zynq UltraScale MPSoC、英飞凌TC297 MCU、NXP以太网芯片等,支持多传感器接入和车载以太网通信。文章还分析了电源管理、数据流与功率流路径,并指出其在防尘防水、抗冲击性和模块化设计方面的不足,最终判断该控制器适用于低性能L2级自动驾驶系统。; 适合人群:从事汽车电子、自动驾驶硬件研发或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工程师,以及关注智能驾驶技术发展的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了解主流自动驾驶控制器的硬件架构与芯片选型;②掌握车载PCB布局、电源管理与通信接口设计思路;③评估现有L2级自动驾驶控制器的可靠性与可扩展性; 阅读建议:此拆解报告侧重于硬件层面的技术细节,建议结合实物图或相关视频资料辅助理解,重点关注核心芯片功能匹配与系统集成逻辑,可用于产品逆向分析或自主控制器设计参考。
文章《比亚迪DiLink2.0车机V1.3.pdf》是一份由苏州中飞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关于比亚迪DiLink 2.0智能车机系统的拆解分析报告苏州中飞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付宗辉先生原创
内容概要:本文是对比亚迪DiLink2.0车机系统(型号HA2EN-7924200VA)的深度拆解分析报告,涵盖其硬件架构、核心组件及功能设计。该车机系统搭载高通骁龙625(MSM8953)处理器,配备3GB LPDDR3内存和32GB eMMC存储,支持多屏联动、智能旋转Pad、蓝牙钥匙、全息透明影像等智能化功能。系统由主控板与算力板组成,分别负责车辆通信、音频处理与高性能计算、图像解码等任务,采用恩智浦、TI、高通等品牌的多颗关键芯片。尽管性能不及高端8155平台,但凭借高集成度与成本控制,实现了“全而不强”的实用型车载智能体验。; 适合人群:汽车电子工程师、嵌入式系统开发者、智能座舱研究人员及汽车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深入了解比亚迪DiLink2.0系统的硬件架构与芯片选型逻辑;②为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逆向工程、升级改装或故障诊断提供技术参考;③学习车机中CAN通信、音频处理、电源管理、射频连接等模块的设计方案; 阅读建议:此资源以实物拆解方式呈现,图文结合详述各PCB板布局与芯片参数,建议结合实际硬件对照阅读,并关注主控与算力板之间的数据流与电源流路径,以便全面掌握系统工作原理。
智能汽车基于高通骁龙665的比亚迪DiLink3.0车机系统硬件架构与关键芯片应用分析苏州中飞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付宗辉先生原创,欢迎下载转发
内容概要:本文是对比亚迪DiLink3.0车机系统(型号SC2ES-7924200EZ-H6)的深度拆解分析报告,涵盖其硬件架构、核心组件及系统性能。该车机采用主控板+算力板双板结构,搭载高通QCM6125(骁龙665)SoC,配备6+64GB或8+128GB存储,支持15.6英寸旋转屏与远程OTA升级。拆解详细展示了主控板与算力板的分区布局、关键芯片(如MCU、DSP、CAN收发器、电源管理IC等)及其功能参数,并分析了数据流与功率流路径。报告指出,DiLink3.0在性能上较前代显著提升,集成度高,但核心芯片国产化率低,存在国产替代空间。; 适合人群:汽车电子工程师、嵌入式系统开发者、智能座舱研究人员及对车机硬件感兴趣的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了解比亚迪DiLink3.0车机的硬件架构与芯片选型逻辑;②研究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电路设计、信号处理与电源管理方案;③为国产车规级芯片的研发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阅读建议:此资源以实物拆解为基础,图文结合详尽展示各模块细节,建议结合实际硬件对照阅读,重点关注芯片型号、接口布局与系统集成方式,便于深入理解智能车机的设计思路与工程实现。
【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基于双DSP架构的比亚迪F3DM双电机控制器拆解分析苏州中飞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付宗辉先生原创,欢迎下载转发
内容概要:本文是对比亚迪F3DM双电机控制器的深度拆解分析报告,系统介绍了该车型的市场定位、整车参数、动力拓扑结构及控制器的技术细节。重点剖析了双电机控制器的整体结构、主控板设计、栅极驱动板、功率模块、电流传感器与母线电容等核心部件,揭示其采用双DSP独立控制驱动电机与发电机的技术方案,使用TI的TMS320F2812PGFA芯片和西门康SKYPER 32 PRO驱动模块,并搭载自研1200V IGBT模块。尽管该控制器在功能架构上已具备现代混动控制器的基本特征,但在集成度、密封性、成本控制和功率密度方面与当前DM-i技术存在显著差距。; 适合人群:新能源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研发工程师、电力电子技术人员、高校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及对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感兴趣的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了解早期国产混动车型电控系统的实现方式和技术路径;②研究双电机控制器硬件架构、芯片选型与功能分区设计;③对比分析十五年来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的发展演进。; 阅读建议:此资源为技术拆解类报告,建议结合实物图片或实际拆解操作进行对照学习,重点关注主控板布局、信号流走向与关键元器件选型,同时注意文中提到的密封缺陷与可靠性设计不足等问题,可用于逆向工程参考或教学案例分析。